膜技术撑起民众用水的保障


7月1日起,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启用。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加到了106项,重点加强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专家表示通过膜技术的应用以减少水体污染,是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的必由之路。  保障饮用水安全离不开膜技术的广泛应用,然而膜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还需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膜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膜技术作为新型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物料分离和水处理,其中水处理领域对膜产品的需求量最大。饮用水新的国家标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提出了多项新的控制指标,而国内自来水厂采用的絮凝、沉淀和化学消毒方法只能适用于以优质水源为原水的情况,要消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高盐度、高硬度、毒素及部分致病微生物的影响,必须依靠超滤和反渗透膜技术。而我国采用了膜技术的自来水厂的比例还不到1%。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给膜技术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对膜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提高饮用水安全标准,只是保障水安全的一个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严重缺水的现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制约。过去10年间,我国再生水的用量大幅度提高。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废水的治理力度,从外部环境上提高了防治水污染的要求;另一方面,水资源的紧缺成为化工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的瓶颈,加大工业废水的再生力度,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也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将成为未来我国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膜技术已经成为再生水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除了工业用再生水,我国也加强了民用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力度。今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其中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达304亿元,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将我国城镇再生水利用率由目前的8.5%提高到15%以上。  然而目前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还存在两大瓶颈:一是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高,以饮用水为例,采用膜技术处理的饮用水成本会提高15%~30%;二是决策机构对民族品牌膜产品不够信任。要解决高成本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比如,采用复合热致相分离制膜技术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毛细管膜、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制膜方法降低膜成本,采用组件中增加爆气装置、气提内循环和重力过滤等新技术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此外,产品本地化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原始技术研发,到生产出产品,到市场应用,到客户反馈,再到技术修正,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5年。中国的膜技术要想在水处理市场上赢得信任,还需要市场考验和锤炼。

  7月1日起,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启用。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加到了106项,重点加强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专家表示通过膜技术的应用以减少水体污染,是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的必由之路。

  保障饮用水安全离不开膜技术的广泛应用, 然而膜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还需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膜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膜技术作为新型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物料分离和水处理,其中水处理领域对膜产品的需求量最大。饮用水新的国家标准对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提出了多项新的控制指标,而国内自来水厂采用的絮凝、沉淀和化学消毒方法只能适用于以优质水源为原水的情况,要消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高盐度、高硬度、毒素及部分致病微生物的影响,必须依靠超滤和反渗透膜技术。而我国采用了膜技术的自来水厂的比例还不到1%。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给膜技术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对膜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提高饮用水安全标准,只是保障水安全的一个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严重缺水的现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制约。过去10年间,我国再生水的用量大幅度提高。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废水的治理力度,从外部环境上提高了防治水污染的要求;另一方面,水资源的紧缺成为化工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的瓶颈,加大工业废水的再生力度,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也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将成为未来我国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膜技术已经成为再生水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除了工业用再生水,我国也加强了民用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力度。今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其中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达304亿元,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将我国城镇再生水利用率由目前的8.5%提高到15%以上。

  然而目前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还存在两大瓶颈:一是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高,以饮用水为例,采用膜技术处理的饮用水成本会提高15%~30%;二是决策机构对民族品牌膜产品不够信任。要解决高成本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比如,采用复合热致相分离制膜技术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毛细管膜、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制膜方法降低膜成本,采用组件中增加爆气装置、气提内循环和重力过滤等新技术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此外,产品本地化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原始技术研发,到生产出产品,到市场应用,到客户反馈,再到技术修正,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5年。中国的膜技术要想在水处理市场上赢得信任,还需要市场考验和锤炼。